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摘 要:职校新课程的改革历经多年,但课改这一话题却似乎永远不受时间的约束,文章中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阐述在新课程改革下职校数学教学理念:确定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确立个性化的数学教学、人文数学、..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TOP

对职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看法和认识
2013-08-30 09:04:45 来源: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杂志社 作者:马大江 【 】 浏览:0次 评论:0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要:职校新课程的改革历经多年,但课改这一话题却似乎永远不受时间的约束,文章中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阐述在新课程改革下职校数学教学理念:确定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确立个性化的数学教学、人文数学、社会数学的职校数学教学。并提出对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职校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职校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职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其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数学的教学及任教的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高供强大的动力和科学的理论支持。本文结合多年职校数学教学经验,探讨近年来所经历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深入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   新课程改革中的职校数学教学理念

 

(一)从学生智力发展的角度应确定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理念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左半脑(上脑左部)偏重语言、逻辑、运算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右半脑(下脑右部)偏重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想象方面的思维能力,而左、右半脑又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如果脑部的某半边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就会影响到左、右半脑的有效配合,进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及开发。而传统职校数学教学由于过于关注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反而影响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职校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目标领域,简言之,就是基于左、右半脑的全脑开发的数学教育。

 

(二)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角度应确立个性化的数学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为了顾及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而较少顾及到单个人的个体发展,其缺点就是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较多的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了改革传统教学只顾及部分学生的情况,职校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首先,要使大部分学生能了解数学并且喜欢数学;其次,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都能找到满足共自身需要的知识;再次,个性化的数学教学同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化,能够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其认知风格的学习方式。

 

(三)从数学发展史的角度应提倡人文数学的教学理念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同,都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的组成部分。具备所有文化所具备的脉络性、背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若我们在数学教学时能同时关注数学学科文化的特征,并能适时介绍给学生,那么,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得到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可以体会到这一学科所积淀的文化内涵,这样就可很好的避免传统职校数学教学带给学生枯燥、难、繁琐、泛味等负面的一些感受,更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应着眼于社会数学的教学理念

 

数学知识同时也具备时代性,也就是说数学是与当时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因此,数学的学习不能独立于社会生活的“象牙塔数学”。当代学习理论同时告诉我们,左、右脑的发展及开发,不可能在脱离真实情境而驻足于教材的“本本主义”中落实。同时现有的脑科学研究也表明:大脑感受到的真实世界越多,大脑工作的有效性就越高,创造成功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而能够建立更复杂的思维网络,提升脑力的发展。此外,当代数学认识思维研究也揭示:生活经验是数学活动的四大要素之一。所有这些都表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   在新课程改革下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以解决数学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

 

美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活动即为学生经历“知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该过程的在关键在于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思维,以此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上,教师需要在数学知识的“问题化”上下足功夫:其一,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身边存在大量的数学信息,并引导他们体会用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其二,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并非纯粹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或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更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过程;其三,积极鼓励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并能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其四,当学生学习面临困难时,要及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思路;其五,当学生对其他同学、学习资料及教师的思路有疑问时,更要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示证据,即使最后该生的怀疑是错误的,也应该对其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勇气和态度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以创设数学情境为线索拓展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将这些学习方式有效的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中学阶段的问题情境最典型的形态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结构模型。数学建模过程可以用下面简图来表示:“生活情境(凌乱的信息)”“数学问题(严谨的数学语言)”“理解表述(纯数学的理解语言)”“数学术语(数量关系、性质等)”

 

(三)以民主平等建立师生关系

 

交往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围绕着课程知识的平等对话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性的师生关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从组织角度看,教师应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并保持教室中及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氛围;从引导者角度看,教师应设计好恰当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从合作者角度看,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合理的建议。

 

 

Tags:职校 数学 教学改革 看法 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