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邹平县体育中学,山东 滨州 2562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化,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纵观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试压力的..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TOP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2013-09-12 16:50:05 来源: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杂志社 作者:付成霞 【 】 浏览:0次 评论:0

(邹平县体育中学,山东  滨州  256200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化,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纵观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试压力的影响,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成绩。从而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尤其需要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从而力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学语文阅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阅读教学的单一;课堂教学的封闭;阅读训练测试的模式化:课堂教学时阅读教学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课堂阅读教学仍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这主要表现为教案的控制性和传导的单向性。仅以课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显然是单一的、有限的。现状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自主选择,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靠大量的阅读,博览群书,方能使人增智、益智、怡情、脱俗。而有限的课本是难当此任的。而多年以来,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阅读教学的训练测试陷于了模式化的怪圈,训练内容的固定抑制了学生语言感受的灵动多变,训练形式的定型则遏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散,训练答案的绝对一律扼杀了学生主体的创造意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让本是充满随机变化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成了一场“教案剧”的演出。

 

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认识是这样的: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现代阅读理念。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致和统一,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旧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从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现代教学理论早已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教材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

 

(二)重视“前理解”能力的培养

 

   “前理解”是理解者解读作品前的理解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文化境遇和思维方式等。它是历史赋予个体的积淀、构成个体在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存在、使人的新理解活动成为可能,因而“前理解”并不像哈贝马斯说的那样就意味着保守。具体到中学阅读能力的拓展培养上面,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学习所积累的文体经验;实践中积淀下的生活经验[1]。因此在阅读“前理解”的应用前,需要教师和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历程有比较充分的理解。阅读不仅仅是文章本身,更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理解。因此,在阅读之前,应该先去了解作者和时代。可以借助网络、图书馆等等方式对作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的去获得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去整合作者的情感历程,去亲身感受作者和时代的变化。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文作为人文科目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给予学生在阅读方面渴求了解作者,广泛涉猎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并做好读后感等环节,读写一体,拓展思维空间,将阅读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三)设立“情境化”阅读氛围

 

情境教育的倡导者李吉林认为情境教育中的“情境”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需要所创设的典型环境。心理学上认为,情境对人具有直接刺激,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不同的情境能引起人情感的变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阅读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描写或其他形象化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情境化阅读方法是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经验精心设计和创设的。例如在学习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让学生系统的去了解法国拿破仑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角色扮演中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让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2]

 

从学生实际出发,着重强调阅读活动。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在制定阅读目标的时候,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快乐,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洪云.“前理解”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科教文汇, 2009,(08):108.

 

[2]谢秀华.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2010,(05):118.

 

 

 

 

 

Tags:中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有效性 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借力发力”推动语文课堂简约化..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