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宝应安宜高级中学 江苏 扬州 225800)

摘 要: 互动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教改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教改的推进,互动式教学法正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基础学科特别是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本文首先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法及其优点,分析了诗歌赏析课特点,针对当前诗..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TOP

互动式教学法在诗歌赏析课的教学应用
2013-10-18 09:25:30 来源: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杂志社 作者:马 萌 【 】 浏览:0次 评论:0

(宝应安宜高级中学 江苏  扬州  225800

 

  : 互动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教改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教改的推进,互动式教学法正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基础学科特别是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本文首先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法及其优点,分析了诗歌赏析课特点,针对当前诗歌赏析课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象,提出了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诗歌赏析课的教学,并论述了如何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诗歌赏析课的教学方法,提高诗歌赏析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新课程教改;诗歌赏析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互动式教学法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师生间、学生间和人与情境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诗词赏析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也是作品阅读与艺术欣赏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赏析课是重点教学内容,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意境的深邃、形象的不确定性使教学难度增大。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对诗歌缺乏理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将互动式教学法用于诗歌赏析课的教学。

 

 

一、互动教学法概述

 

(一)互动教学法概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整体 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终极目的。互动式教学法[1],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互动式教学法的优点

 

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法必须加以改革,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互动式教学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共同激发出来,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果。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互动式教学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建立了师生互动、共同教学的新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参与的过程增加[2],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必然督促学生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的需要;

 

3、互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不仅在教学前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谋划好如何把所讲知识使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根据课堂形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施教,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提问和讨论,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形成了良好的 交流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互动式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关系,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是新课程教改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二、诗歌赏析课的特点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因此,诗歌赏析课和一般的语文课不同[3],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诗歌语言精炼,文字不多,但实际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的背景复杂。诗歌的赏析如果不了解这些诗歌以外的知识,将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因此教师备课时需要准备更多的知识,学生上课也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二)诗歌语言委婉、含蓄,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不同的人受自身阅历的影响对诗歌的感受也不同,教师授课讲解以及学生理解难度都较大。教师和学生只有通过相互沟通,融入相同的诗歌意境中,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三)诗歌语言形式特殊,经常混合使用多重修辞手法,词语凝炼,字里行间往往具有深意。教师教学过程中很难将一篇诗歌中的所有修辞手法、词语深意完全讲透,需要学生自己在理解诗歌所展现的意境后去掌握诗歌语言形式的特点和含意。

 

 

三、互动教学法在诗歌赏析课的教学应用

 

从上文对诗歌赏析课的特点分析可知,诗歌赏析课如果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教师将诗歌内容和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难以理解诗歌的情感的精髓,在学生眼里,失去了情感的诗歌赏析课成了枯燥无味的背诵课,长此下去,学生对诗歌赏析课将越来越排斥。而在教师眼里,自己精心备课,学生依旧一知半解,教学信心和热情也会逐渐下降。诗歌赏析课也就失去了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4]。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下面介绍互动教学法在诗歌赏析课的教学应用。

 

(一)在诗歌赏析课上应用互动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当今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 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们都不曾主动过问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想学些什么,而学生则长期被动听课,越来越觉得课程枯燥无味。诗歌赏析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蕴含的深意、感受诗歌表达的情,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直接去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而不是通过教师间接的讲解赏析,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用互动教学法,教师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二)在诗歌赏析课上应用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诗歌涉及历史、作者生平等背景知识较多,作为教师不仅要对授课内容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这些相关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兴趣的相关素材和案例资料。课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对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方式等进行设计和“彩排”,比如设计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准备好课堂需要的材料,如需要播放的视频文件,课堂练习需要的材料等。

 

(三)在诗歌赏析课上应用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使用互动教学法上诗歌赏析课不同于上现代文阅读课。现代文用语接近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学生通过预习等手段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课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间容易展开互动。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年代相去甚远,诗歌用语和现代语言习惯相差甚远,许多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浮于表面,难以融入诗歌索要表达的意境中,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常常因为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造成冷场,而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因此在诗歌赏析课上应用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三种能力的正确评估:一是教师要对学生预习自学能力的评估;二是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的评估;三是教师要对学生理解应变能力的评估。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驾驭课堂进程,调动课堂气氛,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思考问题,吸取知识。

 

 

四、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互动式教学法兼顾教与学两方面,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并且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诗歌赏析课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为理解诗歌含义、感受诗歌的意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领悟,获得了深层次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学生自主学习、领悟能力不断提高,诗歌赏析课也就能实现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艺术欣赏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利云,袁水林.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04).

 

[2]曹志霞.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策略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2).

 

[3]罗建红.浅谈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02).

 

[4]韦柳钰.浅析课改后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Tags:互动式 教学法 诗歌 赏析 教学 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减负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时的有..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