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高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
摘 要:富有成效的英语教学标准在于教师能否通过运用合理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两个最为活跃的教学要素相互交融、和谐发展。无疑,构建动态英语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英语教学;动态课堂;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构建新型英语课堂,这种新型课堂的基本特征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灵活而又开放的动态课堂。诚然,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非单独呈现的两个互不搭界的教学要素,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英语教学只有平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动态课堂的构建目的。
一、动态课堂构建的理论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研读英语新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教授活动,也是语言技能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获得语言技能的发展,因此,构建动态英语课堂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教学必须体现的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在新的语言知识教学后所进行的包括听、说、读、写等活动在内的诸多活动总称,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学实际选用一种或者几种方式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诚然,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都是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方式,语言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英语过程始终。
(二)交际性教学的必然选择
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为初步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非一味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反思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模式的偏差:教师不厌其烦地教授语言知识,学生忙于记忆知识点,这种静态教学模式的弊端不言而喻,它不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动态课堂的构建打破了教学中存在的这种不平衡,迎合了交际性教学原则的需要。诚然,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性教学原则需要呈现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教学常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活跃成分,避免教学的平铺直叙。
二、动态课堂构建的原则思考
(一)教学目标呈现原则
教学目标对学科教学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是教学的灵魂,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英语动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曾经有过偏颇认识,片面认为只要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场面,就可以认定为实现了动态课堂构建的目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甚至是有害的。事实上,英语教学中动态课堂的特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教材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交流、探讨及互动情形,任何脱离教学目标而一味寻求课堂的表面热闹并不意味着动态课堂的构建,因此,动态课堂的构建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诚然,英语教学大到教学模式的建立,小到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服务的,撇开教学目标探讨动态课堂的构建都是不切实际的行为。
(二)学习价值取向原则
不乏有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忙里偷闲、寻求放松的心理倾向,又有对美好未来憧憬的急迫感,这就使得动态课堂的构建必须有效预测学生的心理,特别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时既要迎合学生心理,又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体现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学有动力,例如,为了提高学生词汇学习与记忆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词汇默写比赛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显而易见,这些竞赛活动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也让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从而教育和启发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必须积极参与到动态课堂的构建过程。
三、动态课堂构建的方法讨论
(一)轻松的教学氛围
英语动态课堂重要的生成条件就是学生不受拘束的交流环境,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表现自我。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勇于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互动、勇于从知识权威的宝座走下来,少发指令、多参与学生活动,才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所释放的善意和所表现的接触诚意,才不会感觉到交流的压力。教师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应根据不同教学环节有所侧重,例如,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通过free talk形式放松学生心理,活跃教学氛围;进入文本教学深入阶段,教师应通过幽默的教学语言渲染教学氛围、通过鼓励的话语积极评价学生参与热情,这样不仅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了安全心理保障,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生动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它是动态课堂构建不可缺少的支撑,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模块二Unit2 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 是一篇与旅游探险有关话题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既有助于自己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自然,也有利于自己对旅游探险活动产生正确的认知。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式地带领学生简单了解旅行路线将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笔者在揣摩学生心理基础上通过提问方式创设教学情境:Do you like travelling? Can you share your travelling experiences with us? 笔者提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现出分享自身经历的热情,他们的话匣子就这样被打开了。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笔者巧妙地将学生注意力从关注自己和它人的旅游经历中转向对文本的关注,这样不仅衔接自然,学生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突兀之感,而且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场面也由此产生。
总之,构建动态课堂符合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既遵循动态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也要有效尝试动态课堂构建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寿健.新课程课堂环境的变化[M].教育在线,2004.
[3]李子华.和谐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
[4]蔡慧敏.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