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专业社团的建设有利于大学学习中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台州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社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在社团建设的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设措施。
论文关键词:专业社团;电气信息;建设与发展;管理机制
高校专业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随意性等特点。专业社团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优化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指引学生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专业社团活动能培养拔尖人才,同时由于其普及面广,也容易把专业活动深入到班级、学生中去,变成学生自发的行为,能创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据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社团学生参加率达到70%。其中,专业社团已成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专业社团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专业社团作为有专业背景的团队,其成立的初衷就是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在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专业社团在筹建的过程中就有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学院为他们提供的实践环境中结合社会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一、现状与工作基础
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技协会原名家电维修协会,成立于1992年3月,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协会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极大鼓励、帮助,特别是在协会开展各种专业活动时,实验室都尽量提供元器件与场地支持,并指定专业教师作为协会指导教师提供长期的帮助与指导。
协会会定期组织协会成员在校内外开展免费维修活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协会宗旨,赢得了社会内外人士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成员通过协会提供的平台在历届的竞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每年都有学生获奖,其中包括全国电子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智能机器人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多次,获得多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也为电子系学生的高就业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电子科技协会起到了较好的第二课堂作用,为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课内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0年以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了配合“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大了对电子科技协会的支持。一方面,为协会分别提供了200平方的长久性专用的活动场地,及所需的基本学习、办公设施;另一方面,配置了用于电子制作的6套基本仪器(电脑、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同时提供了平时活动所需的各种元器件材料。此外,学院领导还专门研讨制定了初步的社团运行方案,并为协会配备了4~5个专业指导教师。
二、存在问题
1.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各种社团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涉及面窄。这种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随着我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提升,社团的活动应站在创新的起点上,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立足点,使社团活动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化。
2.指导教师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社团在创立之初,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支持,但是由于联系不紧密,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前期给社团指定了4~5位指导教师,但具体的运行机制还在摸索中,如何充分发挥每位指导教师的作用依然是最值得探究的课题。
3.经费不足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维系社团发展的命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靠学校划拨、收取会费和社会赞助。但是这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社团除了支付必要的活动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无法开展更多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虽然目前学院给予经费大力支持社团活动,但是这种支持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是常规性、长久性的支持。
4.内部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的性质决定了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有较强的自发性,虽然社团在校团委和学院团委的监管下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社团本身往往没有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使得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激励机制和民主机制;同时由于自身知识构成及水平的有限性,绝大多数的社团负责人缺乏经营建设的理念,并没有为社团的下一步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再加上社团干部更换交替,社团活动没有延续性,各种资源及成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质量,制约了社团的发展。
5.会员流失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电子科技协会”在大一新生入校时招新会员后人数可以达到100人左右,但是到大二后,基本都只剩下协会的十几个干部还在撑着,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已不参加活动,使得协会没有出现新老交替、老生带动新生的良性发展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协会的活动形式简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激励及奖罚机制造成的。
6.学科竞赛参与不够深入
在历年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协会会员虽然都是竞赛的主要成员,但是并不参与各种选拔、组织工作;同时,参赛的学生都是另外由教师单独辅导的,且参与面不广,以致于每次轰轰烈烈的国家、省级竞赛,在协会内部没有造成较好的氛围,错失了为新老会员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每年在选拔、组织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不必要精力。
三、建设措施
针对“电子科技协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专业社团建设运行方案。通过举办、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与培训,开展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各种专业和社会活动中发现、培养、发展自身的特长,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等多种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他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整个学术风气营造的全过程,对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对于指导教师,制定相应政策,计算其工作量,将其工作实绩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创造条件,提高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水平性,让学生对专业社团充满信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专业社团里是一定会得到锻炼和学到知识的。
2.以课题为训练途径
指导教师出课题,每个指导教师带领5~6个科研小组。一年级新生以小课题为主,以接触本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二、三年级学生以综合性、设计性课题为主,为校立科研项目和省级创新项目做准备,如果是院级项目,只要指导教师通过其论文,结题时可颁发结题证书。另一方面,课题的选题配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进度,以便用于课外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课内学习兴趣。
3.积极拓展经费来源
在现有的经费来源基础上,一方面积极组织协会会员申报各级学生项目,既可扩充经费又可以有实际的项目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组织、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协会会员依托教师的横向项目资源,对外承接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加工项目,除了补充经费来源,还可以较早的接触社会实际工程。
4.全方位的参与学科竞赛
与电子相关的各级各种学科竞赛逐渐都交给“电子科技协会”来组织,教师只提供指导意见,这样可以赋予协会更多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协会营造学习氛围、宣传自身,有利于会员的稳定,便于协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过渡,需要一个好的流程与机制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成果展示与评价
协会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协会影响。如定期邀请已经毕业的老会员结合工作实际与新会员进行交流,将协会的成果定期展示,扩大影响;在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中,对于专业的优势项目可作为传统保留下来,同时要开拓创新,并且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学生参与度、影响范围、创新性等;每次社团活动后,都要不断总结、反思、做到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突破与创新;对于各种成果,尽量要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方式突显出来,以便增加学校的认可度,为社团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6.建立社团管理制度和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社团骨干的培训也应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视,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可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毕业会员的资料都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社团有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校“电子科技协会”经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成功的完成了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的大部分组织工作;2011年协会会员申请了8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有7项获授权;近2年以学生为负责人的横向项目到款经费3万元;协会会员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4项;浙江省大学生成果推广资助项目3项;校立及院立学生科研项目13项。这些成果说明我们的建设思路是正确的,建设措施是有效的。然而社团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与沉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建设措施,努力把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