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实践中,许多教师做到了“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敢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敢于在课堂上演绎生活场景。然而,这样的课堂也存在着“热热闹闹一阵子,回去再走老路子”,重视了有趣、有动,忽视了有效、有序等种种问题。看来要想取得实效,教师还必须思考“敢于放手”之后怎样做,考虑如何使教学活动深入有效的开展下去,做到“巧于放手”,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世界还给学生。
一、巧于课前预设,引导学生收集生活素材。孩子们的生活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可以来源于长辈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来源于电视的科技资讯;可以来源于报刊杂志;更可以来源于同伴的感染启发。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在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源泉。比如《幸福文明的家庭》一课,可以让学生搜集他们的全家福,并提前在小组内交流,以便课堂上讲出里面的人都是谁,在哪里拍的照片,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家的概念,体会家庭生活的欢乐,达成情感目标的实现。通过这样的预设,我们为学生快速地将课堂与生活接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了课外学习的资源。
二、巧于课堂导入,调动学生融入生活兴趣。能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一堂课的教学中,导入是关键。获知犹如进食,味美则食欲大增。让学生一开始就“闻”到味,则“胃口大开”。 比如在引导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时,课堂上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选四名选手参加,其他同学组成拉拉队。一时学生情绪高涨,助威声此起彼伏。最后请选手和拉拉队员谈感受,谈话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涉及了集体荣誉感的内容,此时导入新课,自然顺理成章。
一个人只有亲身体验、经历的事情才会在心里留下记忆的痕迹,并在需要是会重现,并会激励思维跃变。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常见的生活事件去表现,这样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学习自然兴趣盎然。
三、巧于形式多样,组织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普罗塔克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内融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将教材范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他们觉得“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可以创设体验型生活情境,如教学《与家人亲密相处》时,设计儿子做妈妈好帮手的情境,学生们都深受启发。可以创设模拟型生活情境,比如为了体验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开展评选“最佳交通警”活动。可以创设游戏型生活情境,如教学《我们有礼貌》时,先给同学们讲《小猴子做客》的故事,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扮演小动物,表演《小猴子做客》。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有礼貌的做客和待客。可以创设实践型生活情境,如《走进春天》一课,可以到附近的公园去,让学生们用眼睛看春天,用鼻子闻春天,用耳朵听春天,用手触摸春天……回到教室后同学们交流汇报,展示自己拍的照片、录的鸟叫声、画的画等,在愉快的体验中发展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四、巧于教师评价,激励学生获取生活愉悦。小学生对老师有强烈的心理依赖感,得到老师的肯定,成为多数学生的强烈心理需求。教师也应该融入学生中,在学生精神紧张时,不妨朝孩子做个鬼脸;在孩子犯错时,试试朝他俏皮地眨眨眼。作业批改可以采取浅显易懂,学生生活中喜爱的新颖趣味符号。如:作业质量好本子上就绽开一张笑脸,作业潦草后面就会有一张哭脸,作业进步就竖起大拇指符号,完成又快又好的就奖给一个闪电符号,一次次成功的愉悦感会不断强化着学生上进的内部动力。
五、巧于课后延伸,促进学生付诸生活实践。一堂课上完了,教学内容结束了,并不是品德课教学的结束。品德课真正主阵地还在于生活。教师要巧妙的做好课后延伸,要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的目的。在学完《我为学校做点什么》一课后,可开展“我让学校更美丽”的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去感受校园的美丽,去发现校园的不足,并用不同的方式为学校做点儿事,如:主动拾垃圾、清扫校园、给花草浇水等美化校园的活动。
巴甫洛夫说过:“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只要我们“巧于放手”,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学生就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强化感知理解,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乐园。
|